思政工作
思政教育
学生社区“末梢”变工作“前哨” ——高校“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全覆盖建设综述

“加快推动全国高校应建尽建、全面覆盖,有力确保形神兼备、富于实效。”2023年3月,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吹响了全覆盖建设的号角。

  发布《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报告(2019—2022)》白皮书,制定建设工作指南,召开视频调度会,展示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总结第一、二批31所试点高校建设成果……

  一年来,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坚持把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实践,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队伍入驻、引导学生参与、夯实条件保障,提前一个月实现2720所适建高校全覆盖目标,将学生社区“末梢”转变为思想引领、发展指导、生活保障等工作“前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有效打通了高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构筑学生党建前沿阵地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把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方向的根本所在。

  这一年,“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始终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党建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制度引领、作风引领的重要作用,在学生社区构建起良好的政治生态。

  2023年1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就高等学校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及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作出了专门部署。

  2023年3月,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明确把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作为高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2024年1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构建全面系统的立德树人育人生态,抓好组织机制创新、社会实践育人、“一站式”学生社区等要素。同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学生宿舍育人阵地作用”“推广‘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模式”。

  ……

  这一年,为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多次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同志一起深入一线开展工作调研和指导检查,按照“一引二推三督”的工作思路,积极促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蓬勃发展。

  在北京,“一站式”学生社区全覆盖建设被列为高校“一把手”工程;在辽宁,“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与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在福建,按照“主抓一批、培育一批、示范一批”思路,建立工作台账,鼓励不同层次高校、不同试点类型探索创新……

  一面鲜红的党旗,悬挂在会场正中央。

  近日,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市教委负责同志、街道办事处书记、学校党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楼层党支部书记齐聚学生社区,共同见证功能型党委成立。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社区党组织的有形有效覆盖,是撬动育人力量‘沉下去’、管理服务‘提上来’的关键所在。”该校党委书记祁明说。

  在苏州大学,学生社区“党建领航站”指导社区党支部打破专业壁垒,纵向贯通“党委/党建领航站—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四级机制。在厦门大学,勤业先锋党支部等163个功能型党支部有效铺开,推进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入驻学生社区……

  经过全面建设,2700余所高校通过独立设置党委、党总支、党支部或成立功能型党委、党支部等形式,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内设置党组织3.8万个,同比增长近80%,实现90%的社区党团组织全覆盖。

  建设“三全育人”实践园地

  学生在哪里,育人力量就要出现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开展到哪里。

  这一年,各地各高校通过明确导向、出台文件、优化机制、完善考核等方式,持续推动领导力量、专业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5支力量下沉社区,聚集到学生身边。

  队伍要“沉下去”,更要“干起来”。

  “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从游”文化是清华大学为推动教师入驻学生社区,着力培育的育人氛围。

  “单一学科和交叉工程学科哪一个更有利于同学们的发展”“推研时如何综合地评定绩点和科研能力这两个标准”“在工程实践阶段是选择去海外高校还是国内企业”……

  清华大学为先书院师生齐聚一堂,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向在座教师和现场嘉宾自由提问,教师和现场嘉宾就学生学业和科研中遇到的问题现场答疑,鼓励同学们探索华球(中国)的发展方向。

  从往常的“你来办公室找我一下”,如今变成“我想去你宿舍‘拜访’一下”,在学生的“主场”,聊天谈心也变得更加随性自然。

  华中科技大学搭建“名师工作室”“五老进社区”工作平台,邀请两院院士等专家学者入驻社区;上海中医药大学建设36个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推动“名师”“名医”“名家”走到学生身边;贵州大学创建“七进+”精准化的管理育人新模式,构建“五级联动值班”制度,楼长进驻楼栋办公;湖北工业大学全校13个本科学院党委副书记与辅导员全部入驻学生社区驿站办公……

  这一年,17.7万名专职辅导员、8.7万名兼职辅导员、1.5万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0.2万名服务保障人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24小时为学生“护航”,人员同比增长均超80%。

  “宿舍楼终于不再是临时落脚之地。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我们也拥有了卧室、书房、客厅。”一名学生在参加完学生社区“书香星期五·寝室读书会”活动后说。这项活动是东北大学以“书香校园”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风尚的举措之一。

  如今,书香社区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成为新风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置“悦读西电”社区读书节,在学生社区分类别分年级分专业为学生推荐图书资料,与图书馆、教学区等空间互补联动。杭州师范大学组织25位资深教授、学者、作家,125位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各界人士参与“经典阅读”活动,辐射学生达15万。桂林理工大学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多功能于一体的“悦读”空间成为学生学习打卡的必备场所。

  这一年,各地各高校着力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阅读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打造智慧服务成长基地

  在华中农业大学荟园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大四学生王珂办理了离校手续、打印了大学成绩单。“原来需要跑很多办公室的盖章问题,在这里一次性解决,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这里,集学业支持、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国防教育、经济资助、宿舍服务于一体,能解决500多项师生的办事需求。同时,还设立了覆盖所有公寓楼的44个学生驿站,打造涵盖食堂、运动场、学生超市、快递驿站的“百米服务圈”,帮助师生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这一年,各高校遵循“多功能集成”原则,积极推进老旧校区改造和新校区建设,盘活资源、优化空间,打造师生共处成长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的部分公寓楼内悄然上新生活服务设备——冰箱、咖啡机、饮水机、吹风机……立德学生成长空间、品园之家、知行之家等学生成长空间完成空间拓展。同济大学学生社区空间功能延展为涵盖党团活动室、传统文化工作室、自习室、爱心屋、健身房、宣泄室、洗衣房、浴室、自助厨房以及驻楼导师工作站的“9+1”模式。陕西师范大学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学生事务接待处、资助中心、心理中心、科创中心、运动之家、“石榴籽”育人工作坊等30余个功能空间。

  这一年,各高校也在积极部署学生社区数字化基础设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学生事务的业务协同、流程优化、精准管理。

  “从当前建设趋势来看,数字赋能必将成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下一个风口。”西安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课题组牵头人周远说。

  在复旦大学,“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全面实现。移动机器人助理辅导员“小云”“旦宝”,通过云端储存的语料库,集成学校各类信息,为社区学生快速应答提供便捷生活服务。在湖北民族大学,利用“民大学工平台”,学校搭建“1个平台+N个场景+1个数据”的管理服务模式,将公寓数据、社区工作动态投放到教师手机微端。在浙江理工大学,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访客系统、道闸系统、人脸布控系统等,引入智能集群调度、AR实景指挥等新技术,“一图、一网、一平台”的数字化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日趋成熟。

  一年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硕果累累,萌发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学生教育管理的新范式新经验。未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大展拳脚。(本报记者 张欣)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上一条:【理论学习】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下一条:【理论学习】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 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